谁制作了弹窗广告精准打扰

作者:责任编辑NO。邓安翔0215时间:2019-12-10 00:03:01  阅读:8700+

全文共2742,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

近日,手机和电脑上的弹窗广告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。

“世上最了解你的,也许不是家人,而是弹窗广告。”社交网站上的一位网友这样说道。当你打开一些网站,扑面而来的弹窗广告似乎总能击中你的内心:刚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件衬衫,就能弹出服装店铺的链接;只是随便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收藏了几个商品,就能不停收到它们“降价促销”的信息。

很多广告不仅仅是弹窗,还“霸屏”——想看的网页被遮挡、想买的商品被隐藏,甚至很多广告页面都是低俗色情的内容,让人不堪其扰。不单单是觉得麻烦、尴尬,部分弹窗广告甚至还存在木马植入、信息诈骗、强制消费等安全风险隐患。

01

“监视”用户一举一动

近日,一篇揭露360、金山毒霸浏览器主页劫持的新闻媒体报道引发了网民热议。据悉,这些网站经常在用户不知情时,将电脑主页强行篡改为其他网址,这些网站弹窗混杂、难以关闭、部分广告内容十分低俗。

不少网友吐槽“杀毒软件成了病毒软件。”对此,金山毒霸首席执行官姚辉回应称,这与部分外包的广告商没有守住商业底线、违规推广有关。

“弹窗广告本质是一种行业内通行的市场营销行为,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弹窗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一键关闭,这是最核心的一点。如果无法一键关闭,包括关闭一个弹窗广告后隔一段时间又弹出同样内容的广告,都属于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。”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。

实际上,通过主页劫持强行为弹窗广告“加戏”,只是网络广告乱象的冰山一角。很多弹窗广告花样百出,常常让人防不胜防。在百度搜索“弹窗广告推广”,映入眼帘的是数条声称可以提供推广营销服务的链接。

打开其中一条,发现该平台拥有业务优势、广告类型、成功案例等多个版块。在业务介绍中,该平台声称可以借助搜索和资讯流推荐,收集用户意图和行为数据,形成超过200万种特征的精准“用户画像”,识别每一位用户真实需求及兴趣爱好。在实时捕捉用户行为的基础上,实现覆盖60万家网站、手机应用联盟资源,横跨个人电脑、移动、交通、电视多屏的精准一站式广告投放。

“这些营销公司手里搜集掌握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,用户在各网络平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‘监视’之下。”在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木杨表示,简单的一张“用户画像”,背后是一条网上黑色产业链。弹窗广告成本低、投放量大、治理难,借助所谓的“大数据”技术,部分广告还实现了“精准推送”。作为一种时兴的网络在线营销手段,弹窗广告成为许多互联网公司的重要盈利来源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明确规定,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。未经被收集者同意,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隐私信息。显然,将自己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为其他企业提供广告服务,并以“弹窗广告”的形式强行推送,已经违反了法律。

02

精准投放五千元25000次点击

即便有着相应的法律规定,从现实来看,弹窗广告“想弹就弹”还某些特定的程度存在。比如,不少弹窗都把关闭按钮做得很不显眼,有时用户点击后非但不能关闭广告,反而会进入广告页面。面临此种困扰的用户不在少数,多种多样的弹窗广告广泛存在于电脑网页、手机浏览器和各类APP之中。而弹窗广告早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,广告主只要提出需求,广告公司便可提供服务。

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弹窗广告,发现大量的广告公司出现在搜索结果之中,记者以推广幼儿教育机构的名义,拨打了其中一家名为韵琴的广告公司的推销人员李先生的电话,对方表示他们的弹窗广告是通过运营商的平台来推送的,可以按点击量,也可以按总曝光次数来收费。

推销人员:投放方式有运营商弹窗广告,还有安卓手机流量弹窗。我5000元钱100万次曝光,价格都是一样,就按点击量,是5000元钱25000次的点击。如果要定向地区的话3毛,不定向地区的2毛。2到5天推送。

李先生承诺,能够准确的通过上网人群进行精准推送,一旦签订推广合同,记者能够准确的通过后台账户的标签选择推送网站,也可以随时了解点击数据。

推销人员称,首先会精准人群投放,通过他的访问行为和搜索行为给他贴标签。或者通过客户提供关键词,找一些最近输入过这些关键词的人群,多少个点击,多少个展示,消耗多少钱,剩余多少钱,都能看到。

随后,记者表达了弹窗广告如果出现在某些未经许可的网站上,可能会引发对方抗议的担忧,李先生回复称完全不需要过多的担心,因为这已经是行业内通行的操作方式。

推销人员:“你要知道你看网上到处都是广告,他能告得过来吗?再说你这个广告又不是违法广告,有的灰色广告、赌博的,都来不及告,教育的怕什么啊,你就放一百个心吧。”

现如今,弹窗广告基本已经成了每个网站的必备“标品”,不仅污染着整个网络环境,而且越来越影响网友们的上网体验。网络早已走进千家万户,未遭受网络广告弹窗的用户可谓屈指可数。据不完全统计:2018年全年,网络软件中有网络弹窗违规1.5万件。

03

有关部门多次开展整治行动

除了运营商平台,另一名云推客的销售人员胡女士则和记者说,她们主要与浏览器平台和网站合作进行推广,能够准确的通过用户的浏览习惯精准发布信息流广告,插播在网友浏览的页面之中,也可以广撒网发布弹窗广告,按点击次数收费。

在与百度推广南京地区销售人员张先生的交流中,对方表示他们的推广以搜索关键字和网页精准推送为主,弹窗广告容易引起用户反感,效果并不太好,如果记者想做的话,他们与60万家网站都有合作,也可以操作。

百度推广人员称,按照点击扣费,所有的广告都是一毛钱起。有60万家这个合作的企业网站,就比如说他们网站给我们百度留出了一个广告位,百度也会给他们平台留出了一个广告位。真正的官方推广的这种模式,要比弹窗的效果更好。

早在2014年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原国家工商总局召开“整治网络弹窗”专题座谈会,专项研究治理网络弹窗乱象,决定近期启动“整治网络弹窗”专项行动,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弹窗的整治力度,严肃查处传播淫秽色情信息、木马病毒、诈骗信息等非法弹窗行为。

我国《广告法》也明确规定,“利用互联网发布、发送广告,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。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,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一键关闭。”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。未显著标明关闭标志,确保一键关闭的,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,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。这就是说,弹窗广告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明关闭方式,确保用户可一键关闭。

但真实的情况是,不少弹窗都把关闭按钮做得很不显眼,有时用户点击后非但不能关闭广告,反而会进入广告页面,越关越多、越关越烦。有业内专家建议,应多措并举,细化相关管理办法,完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,多部门联合打击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,规范网络弹窗广告发展。

今年5月,我国《数据安全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明确提出,网络运营者不得以改善服务质量、提升使用者真实的体验、定向推送信息、研发新产品等为由,以默认授权、功能捆绑等形式强迫、误导个人隐私信息主体同意其收集个人隐私信息。

(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之声、人民日报等)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